公司介绍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7月28日,水井智能抄表技术在中原油田首批10口水井应用,实现注水井计量数据远程实时监测、自动上传、准确入库,可判断注水井注水增油效果。同时,实现了“让信息多跑路,职工少跑腿”,减轻一线职工工作负担。
针对油田水井计量成本高、水表易损坏、人工查看录取数据过程缓慢等问题, 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于5月自主研发水井智能抄表设备。采用分体式快速拆装设计,不影响水表更换等日常维护;借助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,可实时读取水表数据,通过VPN隧道网络上传至油田生产网服务器进行记录;入库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和定时提取后,最终在用户端以“OCR数字+图像+视频”一体化报表的形式呈现。
为实现成果应用,该研究院联合文卫采油厂,开展“大兵团”协同作战,从立项到现场实施仅用2个月,实现科研成果在该厂10口水井“短、平、快”转化落地。
“油田注水开发是稳产的关键,要实现注水增油智能化发展,首先要实现智能抄表技术在油田注水井应用,打通现场信息化覆盖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该技术的多场景应用,借助信息和数据的快速传输提升工作效率,为‘数智赋能型’油田建设增添强大动力。”中原油田副总工程师、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牛保伦说。(该文章转载于中国石化报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司删除)